股票代码:834089
A+ A-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项目投资 > 创投观点

发改委剑指非法集资 “伪PE”或将穷途末路

发布时间:2011年12月19日 信息来源:浙商创投

    “全民PE”是近两年PE(私募股权)行业飞速发展的真实写照。然而“萝卜快了不洗泥”,行业暴露出诸多问题。披着PE外衣进行非法集资的事件屡屡发生,这也引起了高层的重视。

    近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了《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从股权投资企业的设立、资本募集与投资领域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规范。

    《通知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法PE的生存空间,被称为“拖拉机”的嵌套式合伙制基金被终结。但是,对于投资人来说,如何选择GP(基金管理人)和做好PE投资,仍然存在着挑战,毕竟PE并不是谁都可以玩转的金融游戏。

    募资形式被规范

    发改委此次出手针对的是非法集资。创业板推出之后,PE暴利被过度渲染,于是出现全民PE的“盛景”。而普通民众对于PE行业并不了解,这也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,一些地区借PE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现象愈演愈烈。

    前不久,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金融处处长刘健钧在一个PE专业会上公开表示:“根据对股权投资集资的相关调研,目前全国有1059家合伙性基金较大面积地发生了非法集资问题。主要是因为没有针对股权投资基金特殊领域的特点,制定相应的配套性政策。”

    刘健钧指出“这个问题真是很严重。”他透露,由于公安部门接到大量这类事件的报案,公安部向国务院打了一个报告,要求尽快处置股权投资行业里面的非法集资问题,国务院则责成相关部门做调研。

    发改委发布的这一《通知》,力求从规范PE募集和信息披露方面入手,减少非法集资生存的空间。此外,不规范的“拖拉机”嵌套式合伙制基金也将得到有效规范。目前来看,很多新成长起来的国内PE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进行募资。“拖拉机”操作方式的原理很简单,目的就是解决人数限制和降低投资金额标准。而通过设立合伙企业(50人以下)成为另一合伙企业或基金的LP(投资人),最后通过合伙企业或基金进行连续嵌套。

    对于投资人来说,投资这些基金也存在一些风险,因为投资人与GP的法律距离比较远。

    “伪PE”的非法集资“画皮”

    就在发改委发布《通知》的前一天,众业界大佬还在清科CVCF年会上讨论如何进行PE行业自律和监管。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邵俊认为,社会不应该把非法集资与PE联系在一起。他通过私人关系向央行打非办公室的朋友了解到,全国通过PE形式进行非法集资的占比不到3%。“非法集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,可以用任何的名义。我们只要抓住底线,就是怎么做到真正的私募。”

    按邵俊的说法,真正的PE会坚持两点:一是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私募?真正的私募是非常有限的,人数可以是200人,也可以是50人;二是投资人是风险自担的原则,而不是保证回报。

    天津活立木案就是利用PE外衣行非法集资的典型案例。据了解,该公司(即天津活立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)涉嫌在全国各地通过网点、互联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,这家所谓PE基金没有任何经营和投资项目。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,现正在审查核实账目、追查资金走向、缉拿涉嫌人员。

    可以说,这些伪装成PE的非法集资就是使用了移花接木术。他们利用一些地区比如天津滨海新区对于PE基金的先行先试政策,钻了合伙制基金的空子,在注册时使用的是认缴金额,并非实际到账额。

    “伪PE”能大行其道,主要原因在全民PE的浪潮之下,PE获利能力被歪曲放大。而大众的金融知识和对PE的认识还相对滞后,加上高额回报的诱惑,投资人的资格没有具体标准,有些PE对于只有几十万元甚至一两万元的投资人也开放。这与动辄上千万元的投资相比,明显是不合行规的。

    纵横合力总经理于公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指出,合格的PE投资人都有相当的经验,对于选择GP有自己的考量标准。对于打着PE旗号的非法之徒,他们的言行很容易被揭穿。有律师表示,他们只是借用了时髦的PE术语进行包装,并许以高额回报欺骗投资人。


Copyright © 2014-2016 浙商创投(zsvc.com.cn),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备09008796号 站点地图
TOP

扫一扫,关注微信公众号

扫一扫,查看手机站